电影市场井喷透露哪些信息
点击数:14729 时间:2014-07-16 【字体:  

   据报道,近日公布的中国电影市场大数据显示,2014中国电影市场继续高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达137亿元,超过2011年全年总和。然而,在电影市场“井喷”的现象背后,我们既看到希望,也发现隐忧,国产片优势下降,所占市场份额降至50%以下。此外,数据还透露出一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值得关注。

  国产电影的优势和短板

  数据显示,上半年票房过亿元的影片达33部,国产片占15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以10.48亿元的总票房稳居上半年电影票房冠军。“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低于我们普遍的心理承受极限50%。”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去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以小搏大的战绩并未得以持续,可见我们对好莱坞电影的优势还只是阶段性成果。国产电影的确拥有一些有优势的类型,如青春、喜剧、爱情片等,但也有明显的短板,如科幻片、电影灾难片等。国产影片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既能叫好又能叫座的佳作欠缺,在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强劲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

  创作年轻化趋势凸显

  上半年,田羽生执导的《前任攻略》、陈思诚的《北京爱情故事》、陈正道的《催眠大师》、郭帆的《同桌的你》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表现不俗;而下半年刚一开始,又有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的《分手大师》、肖央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郭敬明的《小时代3》、韩寒的《后会无期》等影片上映……随着新一代年轻导演和跨界导演的不断涌现,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

  “这是好事,有利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饶曙光指出,未来的电影最终是属于现在的青年人的,年轻导演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从生活的观察出发,找到自己与观众互动的渠道,理解和挖掘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资源,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如果把中国电影看成一个开放的体系,跨界导演的出现会为电影创作开拓不同的空间,带来全新理念,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艺片能否打破市场魔咒

  今年中国电影产业还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获金熊奖的文艺影片《白日焰火》以1.034亿元的票房成绩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由此可见,随着电影银幕数突破两万块,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进一步扩容,电影产业在经过粗放型发展阶段之后,逐渐走向差异化发展之路。观众观影口味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他们不仅需要能带来视听震撼的大片,也要合家欢的轻松爱情片或喜剧片,还需要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文艺片。”饶曙光解释说。

  然而,在文艺片获得市场佳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相比于由综艺节目衍生而来、口碑不佳的电影《爸爸去哪儿》的7亿元票房,《白日焰火》的票房成绩似乎略显尴尬。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赵晖坦言:“优秀的文艺片在消费社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成绩和收益。只拥有小部分受众的文艺片在商业片的压迫下势必会处于劣势,仍需在困顿中摸索前行。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呼吁,尽快制定艺术片的保护制度,建立更多专门的艺术院线。”

  互联网行业进入影视业

  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互联网大举进军大银幕”成为一个大热话题,甚至有业内人士喊出“未来,电影公司就是为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打工!”“互联网巨头以各种方式进入电影业,这不仅仅是一个热门话题,更是深刻改变电影业态的契机。”饶曙光说。而对此,赵晖则认为:“互联网进入影视业已不是新鲜话题,其实,早在2012年的《泰囧》中就有所体现。这部影片的创作、发行、营销都很好地运用了互联网,使以往一些电影投资规模大回收小的状况得到改善,充分利用互联网精细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契合年轻人多重选择的空间的优势,开创出一种电影的‘快餐模式’。”

  关于互联网进军对影视业产生的影响,饶曙光认为还需继续观望。他说,互联网的确能给影视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但互联网目前只能掌握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在内容生产方面还得靠制作公司。互联网进入影视业还是一个正在发展进行中的趋势,目前还不能下结论,还需要不断地观察应对。

  日前,“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韩国正式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对此,赵晖分析道:“国产影片可以借鉴韩国电影的发展模式,学习其电影创作、运作和发行的手段,如重视商业片的类型化、保护文艺片等。相较于好莱坞的电影模式,韩国在价值观、文化心理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上都与中国电影存在更多的相通之处。学习韩国和与韩国合作,可能会形成一个亚洲模式,形成联盟,来抵御西方好莱坞的强势入侵。”

【返回】